网投十大可靠娱乐平台

当前位置: 网投十大可靠娱乐平台 > 管理机构 > 高职研究所 > 高职研究动态
潘家俊:学习《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思考
来源:高职研究所-政策法规与管理  |  发布时间:2022-03-07    浏览数:

【摘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颁布,指明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本文从优化“类型教育”的性质定位、坚持“五个面向”的工作要求、推进“职教体系”的健康发展、建设“双链对接”的专业体系等四个方面,结合实际进行思考。

【关键词】类型教育;五个面向;职教体系;专业体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三年内我国两个职业教育的重磅文件先后出台,让人充分感受到国家对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在笔者看来,《意见》的权威性已经达到了“天花板”,现在就看执行的绩效。我们期待看到职业教育成果的评价话语权逐渐从教育主管部门转移到产业和社会,看到职教届一些自娱自乐、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的问题逐渐淡化,看到职业教育真正为人人提供成才的通道、帮助人人实现职业生涯的梦想。


01

优化“类型教育”的性质定位


《意见》提出,要“优化类型定位,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类型定位”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定位”不清楚是无法办好职业教育的,这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痛点。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强调的是“层次体系”而不是“类型体系”,经常讲中职应该如何定位、高职应该如何定位、职业本科应该如何定位。实际上,从教育类型的角度来说,中职、高职、职教本科除了招生对象、学制、培养规格有区别外,其办学理念、教育规律是一样的,因为同属一个教育类型。但是,我们往往脱离类型特征,来评价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这是构建一体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认知障碍。

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是什么?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各行各业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因而它是一种面向大多数人群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教育类型。“教育对象的大众性”和“培养目标的应用性”是各国同类教育共同的基本特性,围绕这两个特性,衍生出实施这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特点:一是因应“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学生群体特性,必须营造“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才”的育人氛围,设计特别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案。二是因应“应用性职业”的特殊要求,应以培养素质全面、重在应用、擅长实务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必须特别重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必须有社会有关方面的深度参与。为此,需要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双重需求为导向,形成灵活应变、校企合作、功能多样的办学思路;以建设“应用性课程”为中心,逐步突显师资“双能”、设施利于实训的条件特点,构建自主选择、工学结合、能力为本、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个开放系统,涉及面很广,决不仅仅是个层次体系。实践证明,同一类教育可以在不同的学校实施,同一所学校可以实施不同类型的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是永久存在的,然而它不等同于职业技术院校体系,职业技术教育层次与职业技术院校层次也不是等同的概念,在长远的未来,我们需要着力关注和研究的将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而不是职业技术院校体系。如果真有职业院校的概念已经模糊到无关紧要的那一天,多数一流大学也都举办了职业技术教育,那么,所谓鄙薄职业教育的问题也许就不复存在,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问题也将有可能彻底解决。[注1]

实现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必须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育人方式”的核心是素质导向的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方式变革,体现办学方向。“办学模式”一般指由学校的属性及组织结构所决定的管理体制机制的特定范式,反映办学特点。“管理体制”是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人员配备、机构设置、机构隶属关系和权力范围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决定办学效率。“保障机制”主要是指学校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的制度和措施,保证目标达成。四项任务互相牵制,缺一不可,需要同向而行,不应脱节。任何一个环节滞后,都会影响其他三个方面的质量和效果。对于一个职业院校来说,通盘考虑、顶层设计非常重要,这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比如专业群的建设,既要对接产业,明确育人方向;又要创新教学组织,整合教育资源;还要调整校群之间的事权、物权、财权,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建立监控评价机制,保证育人质量。急功近利,单兵独进,贸然行动,看似积极,往往是事倍功半,费财费力,不了了之,甚至倒退。


02

坚持“五个面向”的工作要求


《意见》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这五个坚持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

职业院校应当把立德树人摆在首要的位置,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为此要不断完善大德育体系。课程思政作为学校大德育体系的一部分,其功能是将品德教育、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现在,课程思政与刚刚提出来的时候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问题依然存在,最为突出的就是表现为各种“素材”的堆砌,过于注重表面化的东西,过于追求片面化的操作技巧,缺乏实效。课程思政不是独立的课程类别,其载体依然是专业课,不能将专业课讲成了思政课。一旦将专业课讲成了“思政+专业”的话,课程思政就走偏了。对于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上级领导只能提出理念和原则,具体做法必须依靠专业教师首创,领导的后续任务只是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协助总结、适当推行。决不能自上而下地指挥,不宜搞什么评审、竞赛,搞示范也需要非常慎重。因为专业课具有特别的多样性,必须倡导百花齐放,不能像文化课、思政课那样搞标准。多年来,职教课程的多样性并没有受到广泛重视,却往往热衷于一刀切、标准化,教训很多,应该认真反思。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源于、赖于、基于产教融合下的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行业优势明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当前,职业教育和行业之间的关联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是评价主要限于教育体制内部(学校、专家、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以及第三方无论是在参与的主动性还是在参与路径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位。二是专业(群)建设缺乏行业、企业等产业主体的积极参与,缺乏产教融合的实体性的合作平台,从专业(群)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培养质量的监控与评价,行业的参与度都呈现较低的水平。三是职业院校缺少在行业界具有话语权和广泛人脉的带头人,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和创新能力比较低,这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四是部分职业院校领导、教师及至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缺少经常性的、深入的产业调研,使得指导职业教育的“话语权”缺失,产教两端的语境对接困难,出现所谓“鸡同鸭讲”的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时间,更需要决心和行动。

办学的质量主要看学生的就业质量,包括一次性就业率、平均薪酬、第一年存活率、社会满意度、入职后成长情况等等。要建立毕业生档案,对毕业生进行持续跟踪分析,及时反馈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在就业指标方面,值得讨论的是“对口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就业岗位的变化加快,在政府的鼓励下,“灵活就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校教学制度相对僵化,课程调整慢,适应性不强。一快一慢的反差,恰恰反衬出传统专业模式的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对口率”作为就业的一种分析指标是可以的,但不宜作为评判就业质量的依据。“促进就业”的前提是“面向市场”,这是要从专业设置、专业招生、教学设计就开始坚持的原则。如果不积极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而仅仅依靠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咨询招聘”、“推荐就业”等举措,无异舍本逐末,无法真正解决就业问题。

人才培养必须坚持能力本位。知识很重要,技能也很重要,但最终要体现为职业能力。要体现职业能力,就要“面向实践”而不是“面向书本”。要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鲜有院校认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科(知识)本位、与生产工作实际脱节、内容形式陈旧老化”。职业教育一定要跳出传统的书本、课堂、校园,走向社会实践、生产实践。这就涉及到人才培养整体设计的重构,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发展职教事业的原动力(或首要的社会功能)是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课程计划,为个性多样化的人们创造更加多样化的成长道路和发展空间,从而有助于满足社会人才的多样化需要,促进就业机会的丰富多彩,促进一线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然后,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毕业生有多种目标取向是合情合理的,但都不宜作为职业教育的“导向”(方向性引导)提出。无论就业还是升学,作为教育或办学的方向,都太狭隘。有各个分数段的学生同在一所学校学习将是职业学校长期存在的现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就业模式多种多样,为帮助人人成才,专业的教学设计应当体现“支持任何人在职业学校里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的积极态度,体现“目标多样,路径多条,自主选择,因材施教”的理念,采用“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的设计,课程组合多样化,因需而设,有求必设,具有较宽的覆盖面,能够适应未来一定时期的需求,为“人人”提供有效的多样化的成才路径,搭建帮助“人人出彩”的受教育平台,“不拘一格育人才”。


03

推进“职教体系”的健康发展


要求“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实施长学制培养”。

长周期、一体化对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教学资源共享度的要求很高。中高职贯通涉及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教育阶段,关联的院校管理特点不同,教学标准不同,教师素质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如何“求同存异”做好贯通培养,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做更大的努力。

2019年开始,上海市教委遴选了32个中高职贯通专业,开展为期三年的贯通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力图挖掘反映贯通高专业建设的特色经验,从校企合作机制高效能、课程教学改革高水准、专业教室队伍高素质、专业教学条件高规格、教学运行管理高效率、社会服务能力高层次等“六个高”的角度推进一体化贯通人才培养。实践证明,即使是在已经实施贯通教育近十年、基本实现了贯通教育全覆盖的上海市,一体化人才培养依然任重道远。《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这是中职学校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但是,“两个基础”的标准是什么?谁来制定“两个基础”的标准?谁来评价“两个基础”是否达到?似乎仍未解决。上海市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委托有关院校制定对接产业要求的贯通专业标准(第一批22个中高职贯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已于2021年11月印发),希望能通过制定得到产业参与和认可的、适应性较强的中高职贯通教育专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为探索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解决两个院校之间不协调、难贯通的问题,2021年4月8日,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成为直接从初三毕业生中招生的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院校。在新成立的南湖学院,学生入学后即为高职生,在五年中不需转学段、不用转身份、不必转学校,在同一个校园里连续接收高职的专业教育。至今,上海已经成立了五所此类新型高职院校,以图从新型高职院校和专业标准建设两个方面,努力破解职教一体化体系构建之瓶颈。[注2]

04

建设“双链对接”的专业体系


《意见》指出,“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2019年以来,随着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建立围绕新兴产业和核心产业的专业集群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指向。与传统的专业相比,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的逻辑起点、教学组织、课程结构、培养模式、绩效评价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新职业、新岗位、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不断涌现,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使得职业教育更加滞后与被动,传统的专业模式已不能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专业群应运而生。

实事求是地讲,开展“双高”两年多来的确有一些成效,思维方式在发生变化,涌现出一批比较好的专业群建设方案。但由于刚刚起步,真正实质性地开展专业群建设的院校似乎并不算多,不少还是停留在“重点专业”的思维方式上,一些专业群实质上就是原来的二级院系,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就是几个专业课程的拼凑。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对专业群理念和认识不足的因素,有院校治理结构短期内无法突破的因素,有缺乏对产业的深度了解和分析能力的因素,也有政策法规不健全的因素。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其解决非一日之功。

专业群的组群,不是专业目录类别进行归类,而是根据区域经济产业链、创新链的人才需求进行整合。由于对产业链的结构、产业技术的进步、产业岗位的变化,大多数职业院校历来缺乏研究,因此在“双高计划”起步之初造成了许多院校的困惑,也是在情理之中。这就需要训练教师尽快具备开展产业调研的知识和能力,对本区域的产业和产业链进行认真、具体的调研和分析,拿出对接产业及职业岗位的能力清单。这个瓶颈不解决,专业群后续的建设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与重构就缺少了逻辑的起点。上海制定中高职贯通教育专业标准,用了三个月以上的时间进行调研分析,制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是有道理的。

新的“专业体系”所涉及的问题并不仅限于产教映射。从专业群内部来说,还涉及到重构教学组织和课程体系,实现资源共享等,解决这些问题,都意味着对传统办学制度和模式的“颠覆”。专业群不是不同专业之间的机械组合,而是基于产业链条上相互关联的职业岗位群而建构的、能够实现跨界、协调、互通的人才培养新载体,从而实现从单一专业到复合专业的跨越。这意味着专业群是对传统专业范式的一种革命,必须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的新道路。要研究产业数字化转型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应用场景、新职业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用新职业岗位对照专业群和课程体系,用新职业工作场景“倒逼”教学场景改革,实现跨界融合、跨学科专业融合。如果专业群内部依旧按照各自专业的体系组织教学,专业之间依旧是资源分割,形不成人才培养的“合力”,那样的话,组建专业群有什么意义?从“割裂”的专业结构转型到“资源共享”的专业集群,既是“双高”建设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对接需求、服务产业的重要举措;既需要理念的转变,也需要较强的执行力;既对院校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个转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坚定的信心和制度上的设计。可以预见,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积极发展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和科研组织”[注3],“实现多专业交叉复合,支撑同一产业链的若干关联专业快速发展”[注4],将成为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一个突破点。职业院校的教学组织形态正在发生质的变化,非得下大决心不可。

参考文献:
(1)杨金土《我国职业教育的今天、明天和后天》(《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潘家俊《谋局布篇:职教体系构建的创新实践》(《上海职业教育》2021年6月)
(3)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4)教育部 工信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


【作者简介】潘家俊(1950- ),男,研究员。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来源:《上海职业教育》杂志

【打印本页】
相关链接
· 把握“双高计划”建设的三个关键 2022-02-25
·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重点任务 2022-02-25
· 职教参考 |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 2022-02-25
· 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国工匠 2021-12-29
· 教育的首要目标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而非特定的知识 2021-12-29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