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投十大可靠娱乐平台

当前位置: 网投十大可靠娱乐平台 > 管理机构 > 学生工作处 > 思政教育 > 专题教育
大学生生命意识培育路径
来源:思政教育-专题教育  |  发布时间:2011-05-06    浏览数:
大学生生命意识培育路径
 
 作者:张春香  来源:《湖北日报》
    
大学通识教育课堂不同于一般专业课堂,要让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接受一种共同的教育,其内容并不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的特殊问题,而是人类之为人类永远需要探讨的永恒内容和永恒问题,如共同人性、终极关怀等,而这些都与生命意识密切相关。因此,在大学通识教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培育大学生感恩生命的意识
  
  生命智慧之根在哲学,中国传统智慧之根在中国传统的生存哲学。课堂上,我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理想属性讲到人生存的三个层次:一是要活着,二是要像人一样活着,三是要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从哲学角度看,“生存”指“生成着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总是面向未来生成的,不会停留于某一确定的现成状态。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应该有这样一种生成性的思维方式,人才能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刷新自己的人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才会突显。很多同学课后写信谈及自己对生存的体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实施生命教育的信念。比如,工商管理学院朱博超同学这样写道:“第一堂课就使我对人生、对生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人生就如走路一般,面向前方,脚踏实地,过去的人生记忆就好比路过的景物,作为人只能不时回过头望一望自己走过的路以及路边各色各样的景致,美的或丑的,喜的或悲的,然而那仅仅是回望,也只能是回望,因为我们不能回到过去,应该活在当下,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学习,不断地去获得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净化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鲜活的并处于不断生成状态中的人。”
  
  人的生成是主体性的生成,人的主体性生成的逻辑制高点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主体不是占有性的主体而是生产性的主体。占有性的主体视捞取、占有和获利为天经地义的权利,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祸根;生产性的主体指全部人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内在本质的对象化,是在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和谐生成的人,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国贸中新班的王谦同学对此很有体会,他说这个课堂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广大的宇宙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你的”这句话,他说:“刚开始,我从来都是觉得,是你的总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都得不到。可是我现在突然觉得,这个世上的一切都属于自然,只有生活是属于自己的,钱、权力、房子和世间万物都不过是你生活中的影子。当没有了生活,这一切都将不存在。其实,我们更应该去享受生活的过程,真正快乐的生活是静下心来去包容自然,而不是去索取,或许我们会活得更和谐、更舒心。”他消化了我所讲的理论,而且把人的生存理解为人的生活,这就把握住了人之生存的基本内涵。把握当下,感受人生中的点滴快乐,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平衡。和谐人生就建立在我们每天生活的欢乐与平静中。
  
  教学中我常常讲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真实的故事,让学生从最贴近的生活中来感悟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的朋友家里曾经发生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朋友的岳母中风住院,连翻身都翻不了,朋友的妻子去照顾。有一天晚上,一个小偷进屋偷东西,小偷摸到朋友妻身边,朋友妻惊醒,大叫,结果瘫痪在床的岳母听到女儿的尖叫声,突然间就从床上坐了起来。自此以后,他岳母就可以下地慢慢走路了。医生解释说,这是一个瘫痪病人在受到强刺激后的神经恢复,小偷主观上是来偷东西,客观上却让一个濒临枯竭的生命鲜活地站了起来。通过这个故事,我告诉学生,大千世界,生生不已,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培育大学生善待生命的意识
  
  我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播放了一段“最真情小狗”的视频:在川流不息的大马路中间,一条小狗死了,另一条小狗用爪子不停地扒拉着他的同伴,似乎想要唤醒死去的她。当小狗明白他的同伴再也不可能醒过来时,他就一直悲伤地守护在同伴的身旁。这个视频的拍摄制作者还配上了一段真情的音乐,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很多学生看完后,都流泪了。我从这个视频导入,讲到对生命的关怀并不是什么悲天悯人的道德完善,也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它是生命对生命的平等的尊重和深切的关怀。动物尚且如此,人类何其不是这样。所以现代社会人类心灵世界的重建应当从关注生存、关爱生命开始,而这样一个关注“生”的传统源于古老的《周易》。《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即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即生,“生”,有发生、生成、变化之意,“生生”更有不断生成变化、永不停息之意。因此,自然,既是一切生命存在的本然状态,也是万事万物生成的内在动力,自然是生命的创造之源。自然是生命存在的方式,我们要按照生命本身的节奏来生存,要用爱、用感激、用赞美的心情来生活,去善待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乃到每一个生命。
  
  我们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也要从善待生命开始。第一,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不是我们的所有物,而是平等交往的主体,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他们。第二,对老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贴心。赡养老人不仅是养身,更重要的是要养心。第三,对丈夫来说,最重要的是理解。人们常用“左手摸右手”来形容夫妻之间几十年生活的淡漠,我告诉学生,我们由年轻时的牵手心跳发展到中老年时的把对方的手变成自己的左右手,这才真正达到夫妻之间理解的最高境界。第四,对领导来说,最重要的是支持。有人说得好,“你看月亮是一则神话,我看月亮是一脸麻子”,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都会不一样,领导班子做出的决策不可能对谁都有利,我们不能只顾自身利益,而应顾全大局给予支持。第五,对朋友来说,最重要的是鼓励。“人”字的内涵就是互相支撑,只要是朋友就应该共同进步,鼓励是进步的动力。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我们获得自由的社会基础,而善待生命又是和谐生成的历史起点。
  
培育大学生珍视生命的意识
  
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曾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大学生自杀现象在逐年增多,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对死亡等这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我们不如干脆拿到课堂讨论,让学生明白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里,既从理论上进行阐释,也从情感上进行疏导,从源头上杜绝自杀等现象的产生。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我认为死亡教育进大学课堂不仅能解决学生很多的心理问题,而且更让学生懂得生命的珍贵,懂得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当我在播放《泰坦尼克号》最后的死亡片断时,我告诉学生,船上的乐师们面对死亡的即将来临,镇定自若,依然用他们的音乐为同伴们带来些许的慰藉,平静地走向死亡,而他们面对死亡体现出的生存智慧才是真正感动人心的。财税学院刘恩阳同学说:“当那些音乐家面对死亡,却在奏响生命中最后的乐曲时,我的心一下热了起来,因为他们让我看到了生命在灾难面前的平静和从容。”当我讲述自己“火葬场送别恩师”的真实感受时,工商管理学院李清芝同学说,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她说:“您描述了人从死亡到化为灰烬的过程,我听了之后顿觉人的一生是如此短暂,人这个躯壳是如此地简单,生命是如此地来之不易,每天不应该因为一些可以忽略的事情而烦恼,也不应该因为一些挫折而沮丧,生命应该多些快乐的气泡。”当我讲述我父亲生命最后两天的故事时,财税学院张?h同学写信说:“当您说到您父亲过世那件事时,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生命之痛。”活着的时候,让老人活得安心;离去的时候,让老人走得安详,这应该是人类终极关怀的最好体现吧。
  
  我在通识教育课堂中进行生命教育,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有很多同学都说,走进课堂之前,心里浮躁不安;走出课堂之时,心灵却是一种难得的祥和与平静。
 
 
【打印本页】
相关链接
· 大一辅导员如何进行新生入学的服务、管理和教育 2011-08-28
· 大一辅导员如何召开新生的班会 2011-08-28
·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2011-05-06
· 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势在必行 2011-05-06
· 美国是怎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 2011-05-06
Baidu
sogou